null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财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评价基本含义;掌握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种类;了解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体、财务信息的内容;掌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了解财务分析程序,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结构
三、分值分布
| 单选题 | 多选题 | 判断题 | 简答题 | 计算题 | 综合分析题 |
08年10月 | 2分 | 2分 | | | | |
09年1月 | 2分 | 2分 | | | | |
四、重点难点
五、考情分析
六、本章内容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是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为依据,结合一定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选择)
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简洁明了的分析结论,从而帮助企业相关利益人进行决策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
1.为投资决策、信贷决策、销售决策和宏观经济等提供依据。
2.为企业经营管理业绩评价、监督和选择经营管理者提供依据。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
1.会计报表质量分析
会计报表质量分析就是对财务状况质量、经营成果质量和现金流量表质量进行分析,关注表中数据与企业现实经济状况的吻合程度、不同期间数据的稳定性、不同企业数据总体的分布状况等。
2.会计报表趋势分析
3.会计报表结构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者的衡量指标不同,企业偿债能力不仅与债务结构有关,而且还与企业未来收益能力联系紧密,所以在分析时应当结合其他部分的能力分析。
(四)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如果企业资产运用效率高、循环快,则企业可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比较多的收益,减少资金占用和积压。营运能力分析不仅关系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不足,挖掘资产潜力。
(五)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的内涵是企业价值的增长,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企业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企业收益能力的上升,一般认为是净收益的增长。
(六)财务综合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评价基准(选择、名词解释)
(一)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含义
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就是在一定的评价目的下,人为设定的划分评价对象优劣的财务标准。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并不是唯一的,采用不同的基准会使得同一分析对象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在选择分析标准时,应当注意分析目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析评价基准。
(二)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种类
1.经验基准
经验基准是依据大量的长期的日常观察和时间形成的基准,该基准的形成一般没有理论支撑,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
2.行业基准
行业基准是行业所有企业某个相同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较优水平。
3.历史基准
历史及准是指本企业在过去某短时期内的实际值,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历史平均值,也可以选择
4.目标基准
目标基准是财务分析人员综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和实际经济状况提出的理想标准。
一、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体(选择)
(一)财务信息供给主体
1.财务信息的披露格式
2.财务信息的披露意愿
3.财务信息的披露时间
(二)财务信息需求主体
1.股东及潜在投资者
投资者需求的信息主要与企业价值评估有关,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还需要关注投资风险,注重企业财务安全性的信息。
2.债权人
债权人关注的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能力。
3.企业内部管理者
股东会财务激励和约束措施保证管理者行为符合股东利益,可行的方法是设定一些财务指标,作为衡量管理者业绩的标准,企业内部管理者既是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又是财务信息的供给方。所以管理者的财务分析
4.政府
5.企业供应者
二、财务信息的内容(选择)
财务信息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分类。
第一,按照是否由企业会计系统提供,可以分为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一)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系统编制并提供,分为外部报送信息和内部报送信息。
(1)外部报送信息
外部报送信息以财务报表为主,财务报告是企业向相关利益人定期报送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企业应定期向外部相关利益人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2)内部报送信息
除了定期对企业外部报送的会计信息以外,会计系统还编制一些仅用于内部管理使用的会计信息,如企业成本计算数据和流程、期间费用的构成,企业预算、企业投融资决策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方法和结果等。这些信息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一般并不公开披露,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不强制企业对外报送。
2.非会计信息
(1)审计报告
(2)市场信息
(3)公司治理信息
(4)宏观经济信息
(二)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企业内部信息部分是公开的,部分是非公开的,其中非公开数据包括企业成本构成、企业预算等,这些数据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者才能在分析中使用,企业外部人难以获得。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选择、简答)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
1.可靠性
5.实质重于形式
一、财务分析程序(选择、简答)
(一)确立分析目标,明确分析内容
(二)收集分析资料
(三)确定分析评价基准
(四)选择分析方法
(五)做出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选择、简答、计算)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值变化的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所分析数据或指标的问题所在,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优势和劣势。
1、按照比较形式分类
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对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百分比变动比较。
(1)绝对数比较,是将取得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比较基准直接比较,绝对属比较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比较财务报表,将两期或多期的财务报表予以并行列示,进行对比。
(2)百分比变动比较
通过绝对数比较,分析人员可以观察到项目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但是此方法的一个缺陷是决定数变动难以反映不同规模分析对象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分析人员应当将变动的绝对数换算为变动的百分比,并做进一步的分析。
变动百分比=ⅹ100%
2、按照比较基准分类
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基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与目标基准比较,与历史基准比较,与行业基准比较。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基准,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对象在行业内、国际市场上、历史上的地位和差距。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观察、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比率分析法主要分为构成比率分析和相关比率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
ⅹ100%
2.相关比率分析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的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顺序变换各个因素的数量,来计算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的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告,以第一年或另外选择某一年份为基数,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计算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数或指数,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三、真题回顾
1.一般适用目标基准进行评价考核的对象是(
A.银行 B.投资者
C.债权人 D.内部人员
2.下列属于内部非公开信息的有(
A.财务报告 B.财务预算
C.市场信息 D.企业成本构成
E.审计报告
3.影响历史标准可比性的因素包括(
A.企业重组 B.经营业务变更
C.企业新建 D.企业进步
E.目标变更
四、本章小结